《当医师罹癌时》
编辑:杨友华 来源:全球华人抗癌新药网 发布时间:2016-09-19
基本信息
作者:杨友华
出版社:晨星
ISBN:9789861777542
版次:1
商品编码:1606773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11-13
页数:160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商品尺寸:22.5×16.5×1cm
内容简介
医生不只医病,也会被医!这是本病人和医生都受用的癌症指引书。「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癌症。」当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我们不该再等到罹癌时才临时抱佛脚。了解癌症的治疗过程,找到适合的医生、提出正确的问题,都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道「癌症防火墙」。30年前因母亲罹癌,在香港长大的杨友华医师看到当地「安宁病房」的照顾模式,而后自愿在台湾刚成立安宁病房的马偕医院服务,并将「医人比医病重要」的观念落实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台湾医疗环境的优缺点,杨医师也提出改善建议,让医病双方都能对彼此的想法有更多同理心。无论是想预防癌症的人、正在抗癌的患者、照顾癌友的医疗人员,都能从这《当医师罹癌时》得到实用的知识。书中也收录癌友们感人故事,完成最后愿望的末期大肠癌山东老兵、年轻的子宫体恶性衡纹肌瘤患者、说不出话的咽癌症的大小姐、只想好好睡一觉的电子工程师、痛到求死的胰脏癌……看看杨医师如何提供人道医疗,无论是痊愈或接受安宁照顾,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医师与患者的互信与互助。
作者简介
杨友华,在马偕医院设立「安宁病房」的第一年进入肿瘤科服务,因为母亲罹癌的经历而更了解病患与家属的心情和需求。
有感于对付恐怖癌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胜于治疗」,于2005年创办新生命肿瘤中心,积极推广预防癌症的养生观。
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毕业,曾赴英国韦尔斯大学进修安宁缓和医学。现任台北万芳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
目录
前言
第一步 先了解
1 为什么会得癌症?
2 认识癌细胞
3 理解医疗病人的立场
4 标准化癌症治疗流程
5 解决问题之前,你该思考的问题
第二步 选对的医生
1 先找大医院
2 先找名医
3 询问有类似病例的亲友
4 了解医医相护的隐忧
5 需要货比三家不吃亏吗?
6 从问诊态度及专业来判断
7 临床经验
8 医生说的,你听得懂吗?
9 真正关心病患的
第三步 问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决定
1 把话说清楚
2 与家人讨论列出问题后再提问
3 要有做笔记的习惯(家属)
4 话不要只听一半
5 学习有关的专业名词
6 你该问的十个问题
7 如何寻求第二意见,再确认?
8 若有不同意见时,该怎么办?
第四步 筑癌症防火墙
1 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得到癌症
2 如何让癌细胞变正常
3 发明了新药,但罹患癌症的人却没有减少
4 降低化疗量,降低死亡率
5 只要你愿意改变,癌症不是不治之症
6 能吃喝拉撒睡,证明还很健康
7 养身之道
8 自我充实补充知识
9 面对专业人的建议如何判断
※我与癌症的故事分享
1 完成最后愿望的末期大肠癌山东老兵
2 最后一滴泪─年轻的子宫体恶性衡纹肌瘤患者
3 说不出话的咽癌症的大小姐
4 只想好好睡一觉的电子工程师
5 痛到半死的电器行老板
6 痛到求死的胰脏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