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全球華人抗癌新藥網! 為華人匯聚全球最新、最全抗癌資訊
登入 | 註冊 帮助中心
首頁 > 其他抗癌著作 > 《胃腸腫瘤學:原理與實踐(第2版)》

作者:[美]大衛•凱爾森(Kelsen D.P.) 來源:全球華人抗癌新藥網 發佈時間:2016-09-19

《胃腸腫瘤學:原理與實踐(第2版)》

基本資訊

作者:[美]大衛•凱爾森(Kelsen D.P.)

譯者:梁寒

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ISBN:9787543329539

版次:2

商品編碼:10980743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2-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94

字數:1600000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胃腸腫瘤學:原理與實踐(第2版)》第1版自2003年出版以來,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第2版對上一版的內容進行了增加或更新,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總論,主要對胃腸腫瘤學的原理進行了介紹,包括胃腸腫瘤的流行病學,病理學及分子病理學,遺傳學,篩查及監測,影像學檢查,外科、放射和內科的治療原則,以及生物治療的進展等。第二部分為各論,按篇章詳細闡述了各類消化道腫瘤的最新診治原則。重點講述各類腫瘤的流行病學,篩查、監測及預防,分子生物學,病理學,診斷和分期,以及具體的治療措施等。另外,書中介紹了一些最新的重要臨床試驗結果,將會修正已有的診治標準。


譯者簡介

梁寒,男,1985年畢業于天津醫科大學醫療系,醫學碩士,教授,主任醫師。現任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部腫瘤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第四、第五屆理事,天津抗癌協會理事,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腫瘤學會胃腸學組副組長,衛生部全國腫瘤規範化診治專家委員會委員。任《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中國腫瘤臨床》《中華腫瘤防治雜誌》《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Research》編委。曾於瑞士聖加侖州立醫院外科臨床進修,作為訪問學者于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從事腫瘤熱療的臨床及基礎研究,並曾在美國M.D. Anderson腫瘤中心及日本橫濱市立醫院進行短期培訓。擅長胃腸腫瘤外科及綜合治療,對胃癌淋巴結轉移規律有深入的研究,精於胃癌的腹腔化療及熱療。近年來主持完成科研課題10余項,發表科研論文150篇,SCI論文20餘篇。主譯《臨床基礎外科學》,主編《胃癌》,並作為副主編出版《腹部腫瘤學》及《腫瘤手術學》,參編著作10餘部。


目錄

第1篇 胃腸腫瘤學原理

第1章 胃腸道癌症:流行病學

第2章 胃腸道癌症:病理學與分子病理學

第3章 胃腸道癌症:遺傳學

第4章 胃腸道癌症:篩查和監測

第5章 胃腸道癌症:外科腫瘤學

第6章 胃腸道癌症的治療:放射治療的生物指標

第7章 胃腸道癌症:腫瘤內科學

第8章 胃腸道癌症:營養支持

第9章 胃腸道惡性腫瘤的影像學檢查

第10章 內鏡在胃腸道癌症的診斷、分期以及治療方面的作用

第11章 胃腸道癌症預後研究概述

第12章 綜合腫瘤學:胃腸道癌症的輔助療法

第13章 疼痛與症狀控制


第2篇 食管癌

第14章 食管癌:流行病學、篩查和預防

第15章 食管癌:分子遺傳學

第16章 食管癌:病理學

第17章 食管癌:解剖學和分期

第18章 食管癌:臨床治療


第3篇 胃癌

第19章 胃癌:流行病學、普查、監測和預防

第20章 胃癌: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

第21章 胃癌:病理學

第22章 胃癌:分期系統及相關技術

第23章 胃癌:治療


第4篇 胰腺癌

第24章 胰腺癌:流行病學和危險因素

第25章 胰腺癌: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

第26章 胰腺癌:解剖、分期及診斷技術

第27章 胰腺癌:病理學

第28章 胰腺癌:臨床治療


第5篇 肝細胞癌

第29章 肝細胞癌:流行病學,篩查及預防

第30章 肝細胞癌: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

第31章 肝細胞癌:病理學

第32章 肝細胞癌:解剖及分期

第33章 肝細胞癌:臨床治療

第34章 膽道癌:流行病學

第35章 膽道癌:病理學

第36章 膽道癌:解剖及分期

第37章 膽道癌:臨床治療

第38章 環境與生活習慣在結直腸癌中的影響

第39章 結直腸癌:篩查與監測

第40章 結直腸癌: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

第41章 結直腸癌:病理學

第42章 結直腸癌:解剖結構及分期

第43章 結腸癌:局部病灶的治療

第44章 直腸癌:局部病灶的治療

第45章 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全身性治療

第46章 結直腸癌肝轉移灶的手術及局部切除

第47章 肛管癌

第48章 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

第49章 胃腸道淋巴瘤

第50章 胃腸道間質瘤

第51章 小腸癌

第52章 原發部位不明的癌症

第53章 惡性腹膜間皮瘤

索引


精彩書摘

胰高血糖素瘤

胰高血糖素瘤屬胰腺內分泌腫瘤中最少見者之一,常見於70歲左右的老年人。大約80%病例單發.20%合併MEN1。雖然胰高血糖素瘤可合併糖尿病,但臨床上這樣患者血糖嚴重升高者只有半數。胰高血糖素瘤患者表現為壞死松解性遊走性紅斑.所以常常首先由皮膚科醫師確診(圖48.1)。這種皮疹的特點是隆起的紅色斑塊,從會陰部開始,然後累及軀幹及四肢.2/3以上的患者出現這種皮疹。皮疹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氨基酸和鋅缺乏有關。

正常人血漿高血糖素低於50pg/mL,胰高血糖素瘤患者常高於1000pg/mL。生長抑素類似物對於伴胰高血糖綜合征的患者的早期治療有效。生長抑素類似物治療無效者,靜脈輸注氨基酸常常有效。多數患者一開始就表現為可見的轉移性病,CT檢查對胰高血糖素瘤患者的定位診斷是必需的。少數未轉移的患者,手術切除有治癒希望。對於已有轉移的多數患者,手術治療只能減輕症狀。因為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圍術期應重視抗凝治療。

舒血管腸肽瘤

1958年Vemer和Morrison首次描述胰腺內分泌腫瘤合併嚴重腹瀉、低鉀血症、胃酸缺乏。這種綜合征後來發現是由於異位分泌血管活性腸肽(VIP)所致,被貼切地命名為“胰腺霍亂”。像霍亂毒素一樣,VIP導致細胞內迴圈AMP水準增高,從而引起腸道平滑肌鬆弛、抑制電解質吸收和嚴重的分泌性腹瀉。

舒血管腸肽瘤的好發年齡為50歲,男女發病率接近。其診斷通常基於血清VIP水準升高、腹瀉及惡性表現。生長抑素類似物對於抑制激素分泌和控制腹瀉有效。舒血管腸肽瘤常常大於1cm,在大多數病例,CT及MRI能發現病灶。超聲內鏡和生長抑素閃爍顯像對小腫瘤的定位有幫助。未轉移的患者,手術治療可獲痊癒,已有轉移的患者,外科減量手術對治療亦有幫助。

生長抑素瘤和胰多肽瘤

兩種其他類型的胰腺內分泌腫瘤在某種程度上特徵性較少。其中的生長抑素瘤可伴有糖尿病、低胃酸和腹瀉。胰多肽瘤是伴血清高水準胰多肽的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胰多肽的分泌和任何臨床綜合征無關,因此這些腫瘤通常被歸為無功能性胰腺內分泌腫瘤。它們常常當腫瘤很大並造成壓迫症狀時才獲診斷。早期病例,外科手術切除可治癒。但因為此類腫瘤早期無症狀,診斷時大多數病例已有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