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泰酮胺胶囊招募晚期实体瘤受试者
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CTR20160141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试验通俗题目:HQP8361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Ⅰ期临床试验
试验专业题目:HQP8361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剂量递增的Ⅰ期临床试验
试验方案编号:SJ-0001
受理号:企业选择不公示
药物名称:凯泰酮胺胶囊
药物类型:化学药物
二、申办者信息
申办者名称:广州顺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姓名:翟一帆
联系人Email:yfzhai@healthquestpharma.com
经费来源:完全自筹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1)主要目的:评价HQP8361的安全性、耐受性,包括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和Ⅱ期临床推荐剂量(RP2D)。
(2)次要目的:评估HQP8361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探索HQP8361的药效动力学特征(PK-PD)。初步评估HQP8361在晚期实体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基于药效动力学特征和疗效资料确定II期试验给药方案以及敏感瘤种。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I期
设计类型:单臂试验
随机化:非随机化
盲法:开放
试验范围:国内试验
3、受试者信息
年龄:18岁至75岁
性别:男+女
健康受试者:无
入选标准:
(1)年龄和性别:18周岁≤年龄≤75周岁,性别不限。
(2)标准治疗失败,标准治疗后进展或标准治疗无效的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的实体瘤患者。对入组之前治疗方案的数量无限制。
(3)接受HQP8361前,受试者必须经免疫组化(IHC)检测肿瘤c-Met蛋白表达水平和用FISH检测c-Met基因扩增状况。
(4)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评分(附件1)中体能状态必须为<1。
(5)预计生存期≥3个月。
(6)不需要生长因子支持治疗,绝对嗜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
(7)不需要输血支持治疗或生长因子治疗,血红蛋白≥90g/L,
(8)血小板计数≥100×109L
(9)血清肌酐≤1.5×正常值上限(ULN),或肌酐清除率≥60mL/min(血清肌酐>1.5×ULN时),
(10)总胆红素≤1.5×ULN,
(11)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2.5×ULN,或研究者判断由于肿瘤肝转移导致其升高时,ALT和AST≤5×ULN,
(12)碱性磷酸酶≤2.5×ULN,或研究者判断由于肿瘤肝转移导致其升高时,≤5×ULN,
(13)电解质:血钾≥ 3.0 mmol/L;血钙≥2.0 mmol/L,
(14)空腹血清甘油三酯≤5.7mmol/L,
(15)无症状的血清淀粉酶异常≤1.5×ULN,
(16)血清脂肪酶≤ ULN
(17)凝血酶原时间(PT)≤1.2×ULN,
(18)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1.2×ULN。
(19)必须能够口服研究药物。
(20)受试者或受试者的监护人,自愿同意参加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1)在首次服用研究药物(第1天)前4周内(亚硝基脲或者丝裂霉素C 为6周内),受试者接受过化疗、放疗或单克隆抗体治疗。对于半衰期短的靶向治疗,必须经过5个半衰期。
(2)在首次服用研究药物(第1天)前4周内,受试者正在参加或已参加了任何其他研究药物的临床试验或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
(3)既往抗癌治疗相关毒性未恢复,且严重程度超过2级(NCICTCAE V4.03)(脱发除外)。
(4)受试者有任何明显的心脏病史,包括:在最近的6个月内的心肌梗塞;在最近的3个月内的室性心律失常或者充血性心衰;无法控制的心绞痛或者高血压。
(5)伴有已确诊的活动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和/或癌性脑膜炎的受试者。除非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受试者在开始研究前已接受治疗且已达到临床稳定3个月才符合本研究,定义为:○1无新病灶或进展的证据;○2不需类固醇治疗或使用稳定剂量的类固醇治疗。
(6)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受试者。
(7)已知受试者对研究药物成份或其类似物过敏。
(8)研究者认为可能会使参加研究相关的风险升高的物质滥用病、活动性感染(包括但不限于活动性HIV、乙肝和丙肝感染)、其他急性或慢性身体或精神疾病或实验室检查异常。
(9)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受试者,或不愿意或不能在从接受研究药物之前2周开始至最后一次接受研究药物后30天内采用有效避孕措施的男性和女性受试者。
(10)有临床意义的大量腹水或有症状的胸腔积液。(对这些状况治疗后获得临床稳定的受试者是合格的。)
(11)存在吞咽困难、吸收障碍或其他慢性胃肠疾病、或可能妨碍依从性和/或研究药物吸收的疾病。
目标入组人数:国内试验25-40人
实际入组人数: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1)凯泰酮胺胶囊,胶囊剂;规格为110mg;一次4片,一日两次,早晚口服(每12小时服用1次),持续给药,28天为一个周期。(440mgBID组)。
(2)凯泰酮胺胶囊,胶囊剂;规格为110mg;一次5片,一日两次,早晚口服(每12小时服用1次),持续给药,28天为一个周期。(550mgBID组)。
(3)凯泰酮胺胶囊,胶囊剂;规格为110mg;一次7片,一日两次,早晚口服(每12小时服用1次),持续给药,28天为一个周期。(770mgBID组)。
(4)凯泰酮胺胶囊,胶囊剂;规格为110mg;一次10片,一日两次,早晚口服(每12小时服用1次),持续给药,28天为一个周期。(1100mgBID组)。
(5)凯泰酮胺胶囊,胶囊剂;规格为110mg;一次13片,一日两次,早晚口服(每12小时服用1次),持续给药,28天为一个周期。(1430mgBID组)。
对照药:无
5、终点指标
(略)
6、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有
四、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五、试验终止日期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六、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徐瑞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电话:020-87343351
Email:xurh@sysucc.org.cn
单位名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李宇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电话:020-87343351
Email:liyh@sysucc.org.cn
单位名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各参加机构信息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